資訊 商人 設計 園藝 景觀 供應庫 求購庫 產(chǎn)品庫 黃頁 會展 園林論壇 植物庫 圖書 搜索 傳媒 建站
工程 古建 資材 氣象 植保 招投標 網(wǎng)交會 產(chǎn)品報價 人才 園林通典 服務指南 論文 法規(guī) 調(diào)查 RSS
大葉樟
種  名:大葉樟
學   名: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.-Mazz
別   名:
科:樟科     屬:樟屬
同種植物圖片

產(chǎn)地分布:
    大葉樟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代表樹種,分布區(qū)域北緯10˙—30˙之間但主要產(chǎn)地是我國臺灣、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、云南、浙江?。▍^(qū)),尤以臺灣為多。

形態(tài)特征:
    大葉樟,喬木,高達50米,胸徑5米,樹冠廣卵形;樹皮黃褐色或灰褐色,不規(guī)則縱裂;枝、葉及木材均有樟腦味。葉互生,薄革質(zhì),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4.5—806厘米,寬2.5—5.5厘米,先端急尖,或近尾尖,基部寬契形至近圓形,全緣,微呈波狀,兩面無毛,近葉之第一對或第二對側(cè)脈最長而顯著,上部每邊有側(cè)脈1—3條,比香樟也大。脈在葉上面突起,脈腋有明顯的腺窩,葉柄長2—3厘米,無毛。近卵圓形或近球形,徑6—8厘米,熟時紫黑色;果托杯狀,頂端平截,花期4—5月,果8—11月成熟。 銹葉新木姜子喬木,高8-12m。小枝輪生或近輪生,幼時密被銹色絨毛;頂芽卵形,鱗片外面被銹色短柔毛。葉3-5片近輪生;葉柄長1-1.5cm,密被銹色絨毛;葉片長圓狀披針形、長圓狀橢圓形或披針形,長10-17cm,寬3-6cm,先端近尾狀漸尖或尖,基部楔形,革質(zhì),幼葉兩面密被銹色絨毛,后毛漸脫落,老時上面僅基部中脈有柔毛,下面沿脈有柔毛外,其余均無毛。傘形花序多個簇生于葉腋或枝側(cè);花單性,雌雄異株;雄花花被片4,卵形,外面和邊緣密被銹色長柔毛,內(nèi)面基部有長柔毛;能育雄蕊6,外露,花絲基部有長柔毛,退化雌蕊無毛,花柱細長;雌花花被條形或卵狀披針形,退化雄蕊基部有柔毛,子房卵圓形,無毛或有稀疏柔毛,花柱有柔毛,柱頭盾狀,2裂。果球形,直徑8-10mm;果托扁平盤狀,直徑2-3mm,邊緣常殘留有花被片,果梗長約7mm,有柔毛?;ㄆ?0-12月,果熟期翌年7-8月。

生長習性:
    多生于低山平原,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500—600米山地混交林中,但越往南,其垂直分布就越高,在湖南貴州可達海拔1000米。喜紊亂氣候,喜光,稍耐陰,深根性,萌芽性強,壽命長達數(shù)百年。土壤較好的地方5年生苗高可達5米,胸徑12厘米。

繁殖培育:
    種子繁殖。 采種 選擇當?shù)貎?yōu)良母樹采種。果實一般9-11月成熟,成熟時果皮由青變成紫黑色,因果多汁,易變質(zhì)(是肉質(zhì)果,有假種皮),必須及時采摘處理,采回后,即用清水浸泡1—3天除去果肉,再拌加草木灰脫脂12—24h,洗凈陰干,即運輸、貯藏,或者利用堆漚、鎮(zhèn)壓,然后在清水洗凈去雜,最后可用含水率30%的濕沙,鋸屑、谷殼等沉積沙藏。每千克種子有000—8000粒,每千克鮮果,可得種子0.3千克。 貯藏 大葉樟種子從成熟到發(fā)芽都要求保持較高的含水量,貯藏采用濕藏法。這類種子一般壽命較短,只能短期貯藏或越冬貯藏。貯藏一般采用混濕沙貯藏,沙子含水量在30%左右,濕度不宜過大,以免其發(fā)芽,沙量以種子容積的2—3倍為宜,由于潮濕的種子不耐低溫,過高的溫度又容易發(fā)霉、腐爛,因此,濕藏溫度應控制在0℃-5℃,而且要經(jīng)常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溫度不適宜的種子,要及時采取措施。 貯藏地點可以露天,也可以在室內(nèi)。可以堆藏,也可以埋藏。露天貯藏要注意防水浸、日曬,并注意保濕。越冬時可用樹枝、秸稈\和其它材料覆蓋,保持適宜溫度. 育種 大葉樟主要用播種繁殖,也可以用分蘗繁殖。 (1)消毒:播種前,將貯藏的種子再一次精選,并可用0.5%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,進行消毒殺菌。然后進行催芽。 (2)催芽:種子催芽處理:用50℃溫水浸種,自然冷卻,如此反復3—4次可以提前10—13天發(fā)芽,發(fā)芽率達70%--90%;也可以用濕沙層積催芽,待種殼開裂露白時播種,出苗快且整齊. (3)播種條件:大葉樟播種可隨采隨播,不過“驚蟄”。桂林林業(yè)實驗站不同節(jié)令播種實驗結(jié)果證明,這個時間播種的苗木,無論是高度,還是地徑,分別比春播的平均高大29.3%,平均地徑大8%。福建辛湖林場的實驗,“從小雪”到“驚蟄”都可播種;但在驚蟄后播種的幼苗生長量顯著下降。每畝播種量10—15公斤,產(chǎn)苗20000—30000株。 播種:以條播為宜,條距15-20cm,深溝1.5—2.0cm,寬3—4cm,每米播種溝內(nèi)播40—50粒(如果要“嫩苗移植”,則可采用撒播)。用火燒覆蓋,厚度1—2cm,用50%遮光網(wǎng)搭蔭棚遮蔭,每日早、晚各淋水一次.小苗3—4對真葉是進行分床或移營養(yǎng)袋培育,按苗圃規(guī)格加強管理,1年生苗高50—80cm,可出圃栽種.生長期間及時打杈,保護頂端生長優(yōu)勢,精細管理,水肥充足,當年苗高可達50—75厘米。 移栽:出圃時移栽要帶土球,大苗移栽要進行重剪,減少蒸騰量。在天氣寒冷的地區(qū),栽植當年要注意防寒越冬,在寒液來臨之前進行干部涂白,澆透封凍水,干基培土20-30厘米,然后用稻草捆綁幼樹樹干,春季解除。從南方引進北方的樹苗,要連續(xù)精細管理3—4年,待適應當?shù)貧夂蚝螅颈悴辉傩枰獙Ω刹窟M行防寒處理。 管理:為了培育壯苗須及時進行中耕、除草、灌溉、培土、防蟲、滅病等一系列的幼苗撫育工作。如果條件許可,還要在苗期做好切根或嫩苗移植。 中耕除草:中耕是在苗木生長期間對土壤進行淺層松土,以減少水分蒸發(fā),防止板結(jié),促進氣體交換。提高土壤中有效養(yǎng)分的利用率,給土壤微生物創(chuàng)造有利的條件。幼苗前期,中耕深度為2~4㎝,后期可逐步加深到8~10㎝。苗圃的雜草生長快,繁殖力強,與幼苗爭奪水分、養(yǎng)分和光照,有些雜草還是病蟲害的媒介和寄生場所。因此,育苗地必須及時清除雜草。除草方式有人工、畜力、機械或化學除草等??筛鶕?jù)條件使用。 中耕除草應與追肥灌水緊密結(jié)合進行。除在雜草旺盛季節(jié)進行幾次專項中耕除草外,每次追肥后必須灌水,灌水后及時中耕和消滅雜草。做到表土疏松,地無雜草。 灌溉:盛夏和秋旱季節(jié),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,適時灌溉。 施肥:施肥應掌握苗木生長最快的時期進行。通過調(diào)查表明,大葉樟造林后10—12年生長最快,30年后逐漸減慢,每年兩個生長期,3月下旬至5月中旬為第一生長期,占整個生長期的60%以上,6月至9月上旬為第二個生長期。11月下旬即進入休眠期。因此5—9月是大葉樟生長的高峰期,此時追肥效果較好。 切跟和嫩苗移植:切跟適用于條播育苗,當苗木發(fā)出針葉2—5片時,用鋒利的鐵鏟與苗株成45˙角度插入,深度以5—6厘米為適宜。嫩苗移植可在梅雨季節(jié),挖起撒播的嫩苗,切斷主根,用尖錐形的竹簽插在行距25cm,株距6cm的移植溝內(nèi)穿小穴進行移植。 整枝:大葉樟多萌生枝,影響主干生長,以培育用林為目的時,在造林頭幾年要進行抹芽,之后根據(jù)生長情況適當修剪,加快主干的高生長。抹芽是離地面樹高三分之二以下的嫩芽抹掉,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。修枝主要是將樹冠下部受光較少的枝條除掉。但修剪要保持樹冠相當于樹高的三分之二。過多的修剪會喪失一部分制造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的樹葉,從而影響樹木生長。修剪季節(jié)宜在冬末春初。

園林用途:
    樟樹對林地的要求很高,造林呀選擇土層深厚、濕潤、肥沃的山坡下部、山谷、河旁沖積地帶。造林前先行砍雜、煉山,采用穴狀整地,穴規(guī)格50cmΧ50cmΧ40cm,株行距2mΧ3m或3mΧ3m。雨季造林為佳。栽種可以用混交林方式。

病蟲害防治

同科植物圖片
我要補充
內(nèi)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