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較廣,星散分布于我國遼寧、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四川、貴州、湖北、湖南、廣西、廣東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等省區(qū)。多生于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丘陵地區(qū),四川康定可達海拔1 700米。
形態(tài)特征:
落葉喬木,高可達20米;樹皮淡灰色,幼時光滑,老時裂成長片狀剝落,剝落后露出灰錄色的內皮,樹干常凹凸不圓;小支栗褐色或灰褐色,細弱,無中具柔毛;冬芽卵圓形,紅褐色,被毛。單葉互生,紙質,卵形或橢圓狀卵形,長3-13厘米,寬2-4厘米,先端漸尖至尾狀漸尖,基部楔形、圓形或截形,稍歪斜,邊緣具銳尖單鋸齒,近基部全緣,三出脈,側生的一對近直伸達葉的上部,側脈在近葉緣處弧曲,上面幼時被短硬后脫落常殘留小圓點,光滑或稍粗糙,下面在脈上有稀疏的或較密的短柔毛,脈腋有簇毛,或全部有毛;葉柄長5-15毫米。花單性,雌雄同株,生于當年生枝葉腋;雄花簇生下部,花被片5,雄蕊與花被片同數(shù)對生,花藥面端有毛;雌花單生上部葉腋,花被片4,披針形,子房側向壓扁,花柱2。小堅是兩側具翅,翅稍帶木質,近圓形或近方形,寬1-1.7厘米,兩端內凹,果柄纖細,較長于葉柄,被短柔毛。
生長習性:
陽性樹處,常生于山麓、林緣、溝谷、河灘、溪旁及壁石隙等處,成小片純林或與其分樹種混生。適應性較強,喜鈣,喜生于石來巖山地。也能在花崗巖、奪地區(qū)生工。較耐干時瘠薄,根系發(fā)達,常在巖石隙縫間盤旋伸展。生長速度中等。萌性強奉命長,山東等地廟宇留有千年古樹。種子天然繁殖力較弱。花期4-5月,果8-9月成熟。
繁殖培育:
果熟后易脫落飛散,要適時采種。春播育苗,當年苗高50-100厘米。以割枝取皮為目的林分,種植3-5年左采取截枝法促進萌發(fā)新村,提高支皮的產(chǎn)量。
園林用途:
青檀為我國特有的單種屬,對研究榆科系統(tǒng)發(fā)育有學術價值。莖皮、枝皮纖維為制造馳名 內外的書宣紙的優(yōu)質原料;木材堅實,致密,韌性強,耐損,供家具、農(nóng)具、繪圖板及細木工用材。中作石灰?guī)r山地的造林樹種。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