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于中國長江流域以南,星散分布。貴陽市主要分布在花溪、烏當、開陽、息烽。安徽省主要分布在黃山市歙縣石門鄉(xiāng)及黃山區(qū)一帶。浙江省百山祖國家級保護區(qū)內(nèi)也有廣泛分布,其中慶元風景村三堆村至景寧一帶最多。
云南省魯?shù)榭h龍樹鄉(xiāng)龍樹村龍樹中學大門向北一百米處有兩顆南方紅豆杉,“龍樹鄉(xiāng)——龍樹”因此樹而得名。800年以上的福建大田濟陽鄉(xiāng)分布著幾十棵超600年的南方紅豆杉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喬木,高達30米,胸徑達60-100厘米;樹皮灰褐色、紅褐色或暗褐色,裂成條片脫落;大枝開展 ,一年生枝綠色或淡黃綠色,秋季變成綠黃色或淡紅褐色,二、三年生枝黃褐色、淡紅褐色或灰褐色;冬芽黃褐色、淡褐色或紅褐色,有光澤,芽鱗三角狀卵形,背部無脊或有縱脊,脫落或少數(shù)宿存于小枝的基部。 葉排列成兩列,條形,微彎或較直,長1-3(多為1.5-2.2)厘米,寬2-4(多為3)毫米,上部微漸窄,先端常微急尖,稀急尖或漸尖,上面深綠色,有光澤,下面淡黃綠色,有兩條氣孔帶,中脈帶上有密生均勻而微小的圓形角質(zhì)乳頭狀突起點,常與氣孔帶同色,稀色較淺。雄球花淡黃色,雄蕊8-14枚,花藥4-8(多為5-6)。種子生于杯狀紅色肉質(zhì)的假種皮中,間或生于近膜質(zhì)盤狀的種托(即未發(fā)育成肉質(zhì)假種皮的珠托)之上,常呈卵圓形,上部漸窄,稀倒卵狀,長5-7毫米,徑3.5-5毫米,微扁或圓,上部常具二鈍棱脊,稀上部三角狀具三條鈍脊,先端有突起的短鈍尖頭,種臍近圓形或寬橢圓形,稀三角狀圓形。
生長習性:
南方紅豆杉是中國亞熱帶至暖溫帶特有成分之一,在闊葉林中常有分布。耐蔭樹種,喜溫暖濕潤的氣候,通常生長于山腳腹地較為潮濕處。自然生長在海拔1000米或1500米以下的山谷、溪邊、緩坡腐殖質(zhì)豐富的酸性土壤中,要求肥力較高的黃壤,黃棕壤,中性土、鈣質(zhì)土也能生長。耐干旱瘠薄,不耐低洼積水。對氣候適應力較強,年均溫11-16℃,最低極值可達-11℃。具有較強的萌芽能力,樹干上多見萌芽小枝,但生長比較緩慢。很少有病蟲害,壽命長。
繁殖培育:
種子繁殖
種子在10月份成熟,及時采收后放在水與細沙的混合液中(水沙比2∶1)。將種子在洗衣板上揉搓,除去種子外皮,磨損堅硬的肉種皮。選擇背陰干燥不積水地塊、挖坑,與濕河沙按1∶2比例混合貯藏在坑內(nèi)。次年3月取出凈種,用50度白酒和40℃溫水(1∶1)浸泡20分鐘,撈出后用濃度為0.05%九二浸種20~24小時,以打破休眠提高出苗率。3月底移入溫室催芽,溫度要求20~25℃,待有種子“露白”時即可點播。
用種子繁殖,種子有休眠期,須經(jīng)低溫層積處理,才能當年出苗。苗期生長較緩慢。一般紅豆杉種子,在自然條件下,需要經(jīng)過兩冬一夏才能萌發(fā)。而種子萌發(fā)要經(jīng)歷生理后熟和形態(tài)后熟兩個階段。種胚形態(tài)發(fā)育大約集中在1個月內(nèi)完成。種子在室外沙藏效果比室內(nèi)的好。種子破口在15~20攝氏度時為最好。這也為貯藏種子播種時期,提供了基礎依據(jù)。
播種繁殖
將畦做成1m寬、長適宜。將種子播在畦內(nèi)覆土2.5厘米,澆透水復膜。也可將發(fā)芽種子點播在蓋有地膜的畦內(nèi),行距20厘米、株距10厘米。一般20~30天即可出苗,當幼苗長3~4片葉時,選陰天間苗移植,行距20厘米、株距10厘米。種植后澆水、中耕、除草促長。由于紅豆杉生長緩慢,最怕強光,適當遮蔭有利成長。一般當年生苗可達10~15厘米,最高可達20厘米,2年生苗50~90厘米,4年生苗高1.5~2米。
采用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,以育苗移栽為主。
栽培技術
栽培方法
選地施肥
選擇疏松、富含腐殖質(zhì)、呈中性或微酸性的高山臺地、溝谷溪流兩岸的深厚濕潤性棕壤、暗棕壤為好。深翻、整平,按株行距0.4米×1.0米或0.4米×0.4米開穴,穴深40厘米,備栽。
育苗
(1)種子育苗
①采種催芽。10月中下旬,果實呈深紅色時采收種子。該種子屬生理后熟,需要經(jīng)過1年的濕沙貯藏才能發(fā)芽。常采取室外自然變濕沙藏層積法處理種子,以提高發(fā)芽率。
②選圃整地。一般因地制宜在松樹林下育苗移栽較好。選擇郁閉度在0.6~0.7且無病蟲害的濕地松或馬尾松成林地作圃地,要求坡度平緩、上層深厚、排水良好。在8~9月份將林內(nèi)雜草和灌木清除掉,整理成水平梯面,深挖20~30厘米,于11月份淺翻細耙。整地時,施入腐熟基肥40~60擔/畝(1畝二1/15公頃,下同),分廂作床,床高15~20厘米,寬1.2米,整平廂面后用15厘米寬的木板壓出播種溝,深2厘米,播種溝距離20厘米。
圃地選擇和施肥圃地選擇以土層深厚、結構疏松、富含有機質(zhì)、排水良好、不受西曬的稻田為宜(必須是當年收割的稻田土)。整地在收割中晚稻后,土壤干燥后深翻一次,碎土一次,爾后分廂做床。寬床1.5米(凈床面寬1.2米,步道寬0.3米);床高20厘米,苗床長度視苗圃地而定。在整地做床的同時,每畝施入腐熟的豬牛糞8000斤左右,速溶優(yōu)質(zhì)復合肥200斤,并拌入呋喃丹6至8斤防治地下害蟲。在將肥料翻拌入土層并將整平廂面后,在廂面上填黃心土,厚5厘米。[3]
③適時播種。一般在早春播種。種子貯藏1年后,有30%種子裂口現(xiàn)白時,及時篩出種子,放在0.2%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10分鐘,再用清水沖洗干凈,晾干明水后均勻地播在溝內(nèi)。條播為主,粒距5~7厘米。也可采用撒播。播種后,挖取松林下帶有菌根并過篩的黃壤土覆蓋種子,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度。幼苗期注意遮蔭,播種時覆蓋稻草以不見土為適宜,苗期搭建蔭棚,透光度在60%。然后鋪植苔蘚護苗,保護苗床不受日曬雨淋,并經(jīng)常保持土壤疏松、濕潤。種子出苗率在70%以上。
播種分撒播和條播兩種:撒播是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填好黃心土的苗床上,用黃心土覆蓋種子,以不見種子為度,再用苔蘚將苗床全部覆蓋。條播則選取15厘米寬的木板,在填好黃心土的苗床上壓播種溝,深2厘米,播種溝之間的距離15至20厘米。將種子均勻播種于溝內(nèi),并用黃心土蓋種,厚度1厘米,再用苔蘚覆蓋播種溝。
應注意的是:一是嚴格控制播種量,每畝用種為15公斤,否則會嚴重影響二年生苗木合格出苗率;二是播種后,撒播必須用苔蘚將苗床全部覆蓋,條播只要將苔蘚覆蓋播種溝。幼苗出土后,也不要將苔蘚揭去,長期保持在苗床上。苔蘚護苗優(yōu)點為:保護苗床不受雨水濺擊和陽光直射,使苗木不受陽光灼傷及避免因莖、葉沾泥形成泥棒而窒息死亡,并且經(jīng)常保持土壤疏松、濕潤,減少中耕除草用工。但覆蓋的苔蘚要薄,不能太厚,如遇久旱不雨,可用細黃土壓住苔蘚,或用噴霧器噴水保持苗床濕潤。
(2)扦插育苗
在樹木休眠萌動期,選擇砂土、鋸末、珍珠巖混合基質(zhì)作扦插土。選擇1~4年生的木質(zhì)化實生枝,將插條剪為10厘米、15厘米或30厘米長的小段,在剪枝時要求切口平滑、下切口馬耳形,2/3以下去葉。選擇藥劑如ATP、ABT、NAA、IBAA等處理插枝后扦插、蓋膜,扦插成活率一般在85%以上。苗期注意保暖,搭建低棚遮蔭。第二年移栽。
每年5~6月份剪取當年半木質(zhì)化枝作插條,母樹選擇10年以下樹齡。長度15~20厘米,剪去下部小枝、針葉剪成馬蹄形,放在ABT 7號生根粉中浸泡,濃度為30×10-6~50×10-6,浸泡時間3~12小時。隨后將插條插在基質(zhì)為河沙的苗床上。苗床要求1米寬,長度適宜,扦插深度3~5厘米。行株距10cm×8cm,隨即噴水。苗床上搭架,用塑料布覆蓋,每日噴水2~3次,半月后每日噴水1次。一般地溫保持20~30℃,不要強光照射,30~40天即可生根。在此期間,可噴施蕓苔素等葉面肥,促進生長。
當幼苗生根后,精細管理促進旺長,并適當通風透光煉苗,增加抗逆性。煉苗結束后可移栽在大苗床上。
幼苗一般在苗床生長2~3年,每年定時噴生長素、葉面肥精心管理。當苗高50~100厘米時即可上山造林成片栽種。栽植時間為秋末或春季均可,株行距可按3米×4米,亦可在街道、公園、作觀賞樹栽。
(3)移栽
一般種子育苗的1~2年,扦插繁殖的1年左右,當苗高長至30-50厘米即可移栽。移栽在10~11月或2~3月萌芽前進行,每穴栽苗1株,澆水,適當遮萌。
田間管理
種子出苗后,要經(jīng)常拔除雜草。每年追肥l~2次,多雨季節(jié)要防積水,以防爛根。定檀后,每年中耕除草2次,林地封閉后一般僅冬季中耕除草,培土5次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,肥源以農(nóng)家肥為主,幼樹期應剪除萌蘗,以保證主干挺直、快長。
(1)幼苗遮陰幼苗出土前,必須將陰棚架好,棚高1.7米。三伏天,苗床要用遮陰。
(2)病蟲害防治幼苗出土后正值雨季,因雨水多、空氣濕度大,幼苗易感染病菌而發(fā)生根腐和猝倒病,造成育苗全部失敗。故重在于防,即在幼苗出土隔7天噴800倍托布津或半量式:波爾多液(0.5硫酸銅、0.5斤石灰、100斤水)噴霧,向幼苗莖干和葉背、葉面噴施。
(3)中耕除草、施肥在苗木生長期間,注意除草松土,改善土壤通氣條件。除草原則為:除小,除早。苗木生長前期追肥,以氮、磷肥為主,用10%的稀入糞尿加0.4斤尿素配制,每隔半月施一次。9月中旬停施,并將遮陰網(wǎng)拆走,棚架留下來年再用。
(4)幼苗移栽如因播種不勻,造成苗木過密過稀,在5月底至6月中旬,須進行苗木移植,間密補稀。移栽方法為:選擇陰雨天或雨后進行移栽,覆蓋好苔蘚后,用清水淋蔸,移栽。
病蟲防治
溫室南方紅豆杉扦插苗在整個生長期內(nèi)的病蟲害共有7種,即立枯病、莖腐病、白絹病、疫霉病、葉螨、蚜蟲、介殼蟲等。其中,以莖腐病、白絹病、蚜蟲的危害最重。綜合防治這些病蟲害需要做到以下幾點:
扦插苗莖腐病防治
扦插兩個月后,苗莖基部發(fā)生莖腐,開始是個別株致病,隨后擴展成整簇致病。主要發(fā)生在夏秋季高溫季節(jié)。病害發(fā)生和流行主要取決于7月~8月的氣溫,如果發(fā)病較早,苗木抗熱能力弱,故發(fā)病將重。因此,在夏秋之間降低苗床土壤表層的溫度,防止灼傷苗木莖基部,以免造成傷口導致病菌侵入;增施肥料,促進扦插苗生長,增強抗病能力。采用五氯硝基苯+敵克松粉劑以0.5%%的濃度混合兌水澆灌,防治效果達89%%,多菌靈+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以0.4%%濃度混合兌水澆灌,防治效果達83%。
扦插苗白絹病防治
該病病害一般在6月上旬開始發(fā)生,7月~8月溫度上升至30℃左右時為病害始盛期,溫度高達35℃時,為病害的高峰期,9月末病害基本停止。防治措施:加強管理,筑高床,疏溝排水;及時松土,除草;增施氨肥和有機肥料,以促使苗木生長健壯,增強抗病能力;扦插苗發(fā)病后,應及時清理病株、落葉和感染基質(zhì)。采用五氯硝基苯拌黃心土進行灑施苗床可有效地防治扦插苗白絹病,防治效果達95%以上。
蚜蟲防治
蚜蟲是溫室南方紅豆杉扦插苗的主要害蟲之一,由于溫室內(nèi)的常年溫度保持在18℃以上,在冬季,蚜蟲不存在越冬問題,在夏季,如果外界溫度不特別高(≯38℃),溫室內(nèi)的扦插苗又有一定的葉面積,蚜蟲仍能繼續(xù)繁殖、危害,因此,蚜蟲在溫室中發(fā)生的特點是以孤雌生殖的方式,在溫室中周年發(fā)生繁殖,并且世代重疊。采用10%%吡蟲啉乳劑施灑苗床可有效地防治扦插苗的蚜蟲,防治效果達95%%以上。
綜合防治技術
通過對溫室內(nèi)溫度、濕度的調(diào)控,使溫室的氣溫保持在夜間15℃~18℃,白天25℃左右,晝夜溫差不超過10℃,這樣可以將溫室的相對濕度控制在90%%以下,南方紅豆杉扦插苗葉面則不會產(chǎn)生水膜,病原菌就無法侵入葉組織導致發(fā)病。采用加熱技術是控制溫室內(nèi)溫度、濕度的有效措施之一。
溫室消毒。在扦插前,對溫室進行消毒十分有效。
消毒方法:
(1)溫室框架消毒,應用磷酸三鈉、硫磺、福爾馬林等殺蟲、殺菌消毒劑噴霧或熏蒸溫室內(nèi)的鋼筋支架、走道及四周塑料膜;
(2)土壤、基質(zhì)消毒,應用福爾馬林、溴甲烷、夏季自然高溫消毒土壤、基質(zhì);
(3)滴灌系統(tǒng)消毒,應用硝酸、福爾馬林溶液對滴頭、滴管、砂濾器、母液罐沖洗、浸泡消毒;
(4)蓄水池消毒,清除池底雜物、污泥、清水沖洗水池,然后用福爾馬林或其他消毒劑消毒蓄水池。
生物防治。它是應用微生物制劑和捕食性或寄生性的有益昆蟲(即天敵)控制南方紅豆杉扦插苗病蟲害的技術:應用殺蟲素等生物殺蟲劑防治蚜蟲、葉螨等害蟲;使用食蚜癭蚊、桃蚜繭蜂、智利小植綏螨等天敵控制南方紅豆杉扦插苗等害蟲。
藥劑防治。在上述四種防治技術的基礎上,如果莖腐病、白絹病、蚜蟲仍有發(fā)生危害,可選擇化學農(nóng)藥或生物農(nóng)藥防治1~2次。
園林用途:
經(jīng)濟價值
材質(zhì)堅硬,刀斧難入,有“千樅萬杉,當不得紅榧一枝椏”之稱。邊材黃白色,心材赤紅,質(zhì)堅硬,紋理致密,形象美觀,不翹不裂,耐腐力強??晒┙ㄖ?、高級家具、室內(nèi)裝修、車輛、鉛筆桿等用。種子含油量較高。
園林價值
南方紅豆杉枝葉濃郁,樹形優(yōu)美,種子成熟時果實滿枝逗人喜愛。適合在庭園一角孤植點綴,亦可在建筑背陰面的門庭或路口對植,山坡、草坪邊緣、池邊、片林邊緣叢植。宜在風景區(qū)作中、下層樹種與各種針闊葉樹種配置。中國之外用歐洲豆杉作整形綠籬。
藥用價值
驅蟲、消積食、抗癌
以種子入藥。
主治食積、蛔蟲病。
用法用量: 3~6錢,炒熱,水煎服。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