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廣布于東南亞。我國南北各省區(qū)湖塘沼澤中均有野生。
形態(tài)特征:
根須壯,白色。根壯莖短縮,葉從短縮莖上抽出,初生葉箭形,過度葉盾狀,定形葉圓形,葉面綠色,鄒縮,光亮,背面紫紅色,網(wǎng)狀葉脈隆起,形似蜂巢?;▎紊?,藍紫色。萼4片,披針形,綠色,剌密聚。雄蕊多數(shù),花藥內(nèi)向,外層雄蕊逐漸變瓣。漿果球形。
生長習(xí)性:
喜溫暖水濕,不耐霜寒。生長期間需要全光照。水深以80-120厘米為宜,最深不可超過2米。最宜富含有機質(zhì)的輕粘壤土。在長江流域一帶,4月上、中旬,當(dāng)氣溫升至15度以上,種子在淺水中萌發(fā),約經(jīng)20-30天,即可長出定型圓葉。
繁殖培育:
繁殖,可用實生苗或播種苗移栽。
園林用途:
芡實為觀葉植物。在中國式園林中,與荷花、睡蓮、香蒲等配植水景,尤多野趣。芡實種仁可供食用、釀酒。根、莖、葉、果均可入藥。外殼可作染料。嫩葉柄和花柄剝?nèi)ネ馄た僧?dāng)菜吃。全草可作綠肥,煮熟后又可作飼料。
病蟲害防治